打开圣经

我们以坚定的心相信,教导,和承认

我们以坚定的心相信,教导,和承认

协同的意义

纯正的,历史性的信义宗

一个为真理牺牲自我的故事

一本属于世人的书


这份宣言…是我们的信仰、教义、和所认信的。 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以坚定的心,愿意偕同这份信仰告白站在基督审判宝座面前。

协同式宣言全文 第十二条 第40段


的确,我们要有坚定的心! 有甚么事是如此的重要,使你愿意以永恒作为赌注呢?又是甚么能让人有如此的勇气和信念呢? 只有一件事,就是真理。这本书就是关于上帝真理的道。

上帝的子民总是以坚定的心表达他们的信仰。例如,诗篇作者写到:「我要在列王面前宣讲你的法度,也不致羞愧」 (诗篇119:46)。 当耶稣问彼得他所相信的是甚么时,彼得就在耶稣面前承认他的信仰,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马太福音16:16)。 保罗说:「但我们既然有从同一位灵而来的信心,正如经上记着:「我信,故我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哥林多后书4:13)。

信义宗信徒使用这本书中所记载的信仰告白已有近五百年的时间。 这是他们对于圣经教导的公开见证。 信仰告白里清楚地、不暧昧的和确切的见证了基督教的信仰。 它们将那些称为信义宗信徒的人紧紧的连结在一起,并且盼望自己永远都是真实的信义宗信徒。 这也就是为甚么这本书用「协同」作为书名的原因。

协同的意义

「协同」是从两个拉丁单字而来,为「和…」与「心」之意。 它刻划出人们对真理的托付是如此的强烈和深刻,就像是所有托付的人共同拥有一颗心护卫着真理。 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许多人对于客观真理存在的主张,抱持着极度的怀疑。 现今也有许多人对于一位上帝,唯独一位上帝,和关于上帝绝对真理的说法,认为是荒谬、愚蠢、可笑,或被认为是偏执和懦弱想法的象征。 可悲的是,甚至现在有许多基督徒,也是抱持着相当程度的怀疑来检视真理及其确定性的说法。

然而真理和谬误都真实的存在着。认识真理是可能的,驳斥所有违背真理的谬误也是必须的。 上帝已经在祂的道中将绝对的真理启示给我们,这也正是《协同书》里所有文献以完整和绝对的信念所主张的。

圣经是《协同书》里所有文献的根基。这根基就如盘石般的坚固。 接受本书文献作为教导、相信和认信根基的基督徒们,相信人们是有可能认识和确定真理的。 对此,他们非常的确信、肯定,也有十足的把握。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位掌权者呼召他们,使得他们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这位掌权者就是主耶稣基督。 耶稣说:「你们若继续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 你们将认识真理,真理会使你们自由」 (约翰福音8:31-32)。

纯正的,历史性的信义宗

接受真理的自由意味着拒绝谬误的奴役。那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用「我们相信、教导和承认」以及 「我们拒绝和谴责」这两句话来记录依照圣经表白信仰的本质。 一个人不能相信、教导和承认真理;而不拒绝和谴责任何危害和违背真理的谬误。 就是这种「认信的信义宗」精神,现在仍然不断的激励着持守这份信仰宣誓、表白和认信文集的信徒们。

有一些以信义宗为名的教会,在过去曾经给予《协同书》极高的评价,现在他们已不再 这么认为了。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有一些重要的信义宗教会机构则将这些信仰告白视为「有历史条件的」。 他们认为在有关上帝的道的教导上,这些老旧的信仰告白并不一定正确。 这些教会已经接纳其他非信义宗教会的各种教会协议,这样是违背了信义宗根据历史事实的教导。

认信的信义宗教会认为这些妥协不仅是对有历史意义的信义宗的一种妥协,也是对上帝的道的一种实质否认。 (这确实是最严重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留意在以「信义宗」为名的教会当中有这样的差别。 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要确保这些信仰告白在纯正的信义宗教会里不仅仅是历史文献而已。 它们必须是教会中的信徒和服事者都熟知的。

有历史性和纯正的信义宗承认圣经确实是永活上帝的道。我们相信圣经不可能有错误,也绝对无误的。 我们坚定的遵守信义宗信仰告白,因为我们绝对相信它们纯正的阐述和解释上帝的道。 信义宗教会同意使徒彼得的话,他说:「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使徒行传4:20)。

当上帝圣灵赐给人相信耶稣基督为我们救主这个礼物时,信心的礼物就会在我们的心里创造一种渴望, 使我们想要对这份信仰表白、做见证、证明、称颂和传扬。这就是本书所有文献的意义所在。 它们不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陈腐和老旧文物。它们是上帝子民活生生的信仰告白, 并且持守着这些文献上所记载的真理将近有五百年的时间。 今日,我们这些持守着信仰告白的人,就是要使《协同书》成为圣经教导我们的信仰告白、见证、和公开的证词。 所以,我们与马丁路德同声说:「这是我们的立场。除此以外,我们甚么都不能更改。愿上帝帮助我们。阿们!」

一个为真理牺牲自我的故事

本书中的历史说明这一部分会帮助大家了解: 因为有无数信徒的牺牲,上帝的道才能在教导上实现「协同」与和谐。 在信仰告白书写和辩护的年间,上帝忠信的信徒们,无论是男是女,是信徒还是神职人员, 都牺牲了他们所有的,有的甚至是牺牲了生命,为要保卫和延续信义宗教会所承认的上帝真理的圣道。 这些人为了捍卫在学校教导信义宗诫命和在教会讲道台上宣讲信义宗信仰的权力而战死在战场上。 为了不让那些政治和教会领袖们将信义宗信仰精神永远的扑灭,信徒们为捍卫自己的家乡和城市而战死, 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信念而牺牲。

例如,在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 1618-48)期间,罗马天主教领袖攻击德国的新教徒区, 目的就是希望扑灭改革运动。之后,无数的战争迫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园。 疾病和饥荒加剧了人们的苦难,也造成相当程度的痛苦,这情形和我们今日在非洲部分地区所见的相似。 最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斯‧阿道尔夫二世(Gustavus Adolfus II, 1594-1632)带领他的军队保护新教徒。 他的军队赢得了吕岑(Lutzen)战役的胜利,确保改革运动得以幸存。 但是古斯塔夫斯自己却在此战役中丧命。 只要是重视这份信仰告白的信义宗信徒,都应该牢记这位「北方雄狮」,并且为他的牺牲感谢上帝。

早期信义宗信徒的勇气,对今日的我们来说,着实令人敬佩。 我们很难想象自己会为了所相信的,而牺牲一切所有。 今天我们甚至很难想象会有一种状况是类似十六、十七世纪发生在信义宗信徒身上的事。 今日,信徒们面对真理的态度是一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妥协,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承认这个真理。 现今在许多的教会中,都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在信义宗信仰告白书写期间也同样存在着,然而最终都能成功地抵挡住这股势力。

一本属于世人的书

圣路易市美国协同神学院前院长华达博士(Rev. Dr. C.F.W. Walther) 曾经说明《协同书》对所有的信义宗信徒是何等的重要。 他说:

每一位信义宗信徒的家中都应该拥有这本《协同书》。 为此,教会应该提供信徒一本适合和廉价的版本,而牧师则要注意是否每个家庭都拥有了它… 如果信徒对这本书不熟悉的话,他会认为「那本古老的书只是给牧师使用的,我又不需要讲道。 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我是没办法坐下来读书的。如果我早晨有晨更,晚上又有灵修的话,这样就够了。」 不,那是绝对不够的!我们的救主绝对不愿意我们停留在孩童的阶段,因为这样的人是随着教义的风来回地飘动。 祂要我们在知识上成长,这样我们才能教导其他的人。 (摘自华达博士所著《论教会》第二集第51页:圣路易市美国协同出版社1992年出版)。

这本书并不只是给牧师、教会专职服事者和学者而已。事实上,重要的是要了解: 对信义宗信仰告白最有直接责任的是一般的信徒,而不是牧师和神学家。 面对他们自身生命、财产和职业上可能遭遇到的极大危险,早期信义宗的信徒勇敢不畏惧的站在皇帝和教宗代表的面前。 他们坚定主张这些信仰告白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没有退缩,也没有妥协。 不幸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协同书》却被认为只是为了牧师和专业的神学家所预备的。

编排在本书中间的是「马丁路德小问答」,它是信义宗信仰告白里最广泛被使用的。 路德在写这份文献时,并不只是将它作为教会和学校的教材; 最重要的是,它是为每户的家长所预备的。 路德希望每位信徒每一天都能使用这本小册子,以便帮助他们坚定不移的在上帝圣道的教导中,上帝的圣道就是圣经。 所以我们要将这个重要的事实谨记在心: 《协同书》的存在是由于这些信徒的信心和信念,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就是要出版、发行和分送这些信仰告白。 因此,无论是教会的服事者或是信徒,《协同书》是属于所有基督徒的一本书。

许多想要真实的忠于圣经教导的基督徒,不断的回过头来阅读这本书。 他们发现这些信仰告白和上帝真理的道是相符、共通和一致的。 可是,它们绝不会取代圣经的地位。 反而,它们能辨别甚么是圣经的教导和甚么是其他的错误教导,而这些错误的教导足以危害上帝的道。 它们给予基督徒一个共同的声音能向这个世界承认他们一致的信仰。

勇敢的宣扬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信义宗信仰告白的目标。 因此它们不该被当作像是博物馆内的文物一样,置于玻璃橱窗内成为众人观赏的有趣珍品。 它们也不该像是假期的装饰品,一年使用一次好让大众欣赏,然后很快地就收起来,不久又被众人所遗忘。 又或者,它们不该成为信义宗信仰告白社团用来痛击他人的工具,不该是防止与他人接触的防护罩,也不该是放在书架上的奖杯。 信义宗信仰告白是延续和有力地为耶稣基督福音辩护的宝藏。 它们是每个人在所有情况下,使用在教会、学校、家庭、工作场所、小区、和世界各地, 做为讲道、教导和宣告耶稣基督福音以及上帝真理之道的强而有力工具。

透过这些信仰告白,信义宗信徒尤其享受这种「协同」。 在上帝的道中,他们有着共同一致的信念,并且同心向世界和彼此宣告说: 「这就是我们所相信、教导和承认的。」